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68.com,最快更新刘秀君临天下最新章节!

    当刘秀带着自己的一群心腹和粉丝惊魂稍定,匆匆来到信都的时候,受到郡太守任光的热烈欢迎。

    这个时候,由于看到更始王朝已经进入晚期,王郎诈称的成帝私生子身份行情直线看涨,河北地区绝大多

    数郡县、封国归顺了王郎,只有信都、和成两郡除外。

    在信都,刘秀开始了他的新的险象环生、精彩纷呈的君临天下之路。

    任光是刘秀的大老乡、同事和粉丝。

    他字伯卿,是南阳宛城人,从小就很忠厚,深受乡亲们的喜爱。年轻时在家乡做过乡村干部和县、郡衙门

    的普通工作人员。

    (少忠厚,为乡里所爱。初为乡啬夫、郡县吏。)

    但他肯定是个做事认真、稳重、又很讲究的人。因为他并没有深厚的社会关系,却能很快不断地往上一级

    衙门升。

    说来好笑,当更始联军拿下宛城时,一群士兵见他衣服鲜艳整洁,就想从他身上脱下来抢走。

    他不肯,这群士兵就要杀了他、抢衣服。

    连年灾荒,还老打仗,无论军人百姓,吃的穿的都缺,为了一件衣服、几个馒头就杀人的事儿,并不稀奇。

    正在危急关头,碰巧更始的光禄勋刘赐赶来,把他救下来。

    任光很感激,就率亲朋好友投奔了刘赐,被任命为偏将军。

    这个职务,与当时刘秀的职务是平级的。

    昆阳大战时,他与刘秀并肩战斗,打得王寻和王邑一死一逃、全军覆没。

    当更始王朝迁都洛阳时,任光被任命为信都太守。

    王郎在邯郸称帝,河北的郡县、封国望风归顺,他坚决不随波逐流。

    不仅如此,他还团结带领郡衙门的一班人,发动、组织军民同心协力,共同防守信都城。

    作为南阳宛城人,任光不仅具有丰富的政府工作经验,而且见证了更始王朝开张前后的所有过程,见证了

    刘秀叱咤风云、忍辱负重的所有过程。

    他与其说是为更始守城,不如说是守城以待高人,比如刘秀。

    最迟在刘秀这次来河北时,他就认定,在这乱世之中,真正的明主就是刘秀!

    有一天,本郡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北)县廷掾带着王郎的招降檄文,来到任府,劝说任光归降王郎。

    任光不为所动。

    为了向干部群众表明自己不睬王郎、坚守信都的决心,任光果断地把这个廷掾斩于闹市,同时,增派4000

    精兵,全力守城!

    但是,他虽然威望高、决心大,面对来势汹汹的王郎的人马,这样一座孤城能守多久,他心里没底儿。

    他正在发愁、犯难的时候,刘秀到来。他喜出望外,立即打开城门,率领地方军政干部把刘秀一行迎接到

    宾馆,吃饭、休息、共议抗拒王郎大计。

    信都的广大干部群众本来就敬仰刘秀,加之任光的宣传发动,大家都把复兴汉室和自己前途的希望寄托在

    刘秀身上,成了他的粉丝。

    所以,当刘秀进城的时候,大家兴奋地高呼:“万岁!”

    (吏民皆称万岁。)

    大家都知道,“万岁”是个专业术语,有着严格而专门的用途。

    这个术语该用的时候必须用,不该用的时候用了、或者用错了,后果十分严重。

    大家这时候喊“万岁”,是直接称呼刘秀,还是用来表达有了主心骨时的激动心情,或者兼而有之,我们

    难以准确判断,但很显然,刘秀是大家渴盼已久的明主。

    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场面。

    其实根本不能过多地休息,刘秀必须尽快安排下一步的行动。他与大家商量,认为目前手头可用兵力太少

    ,难成气候,不妨借助附近城头子路和力子都两支武装力量。

    (欲俱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中。)

    但是,任光对此坚决不同意。

    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两支队伍,他们在乱世中拼出点名气,也不容易。

    城头子路姓爰名曾,字子路,是东平(今属山东)人。

    新莽末年,在打王莽成为时尚的时候,他与肥城(今属山东)人刘诩起兵于卢县(今山东蒙阴东)城头,

    人称“城头子路”。

    他率众在黄河、济水之间打杀、抢掠,很快发展到20多万人。更始王朝开张后,他主动派人前往拜见,表

    示愿意归顺,被任命为东莱太守。

    力子都的情况与爰曾差不多。

    他是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人,新莽末年在家乡起兵,活跃于徐州、兖州一带,部众有六、七万人。

    更始立,他也表示归顺,被任命为徐州牧。

    由于这两个人名义上归顺了更始,刘秀认为可以为我所用,试图借他们的力量跟王郎抗衡。

    然而任光认为这两个人靠不住。

    商议到这儿,刘秀就问道:

    “现在我们兵力少,怎么办呢?”

    (卿兵少,如何?)

    任光说:

    “可以迅速从附近的几个县招募,要是谁的积极性不高,可以采取听任他抢掠的办法来刺激刺激。人都是

    贪财的,这样就能招来兵。”

    (可募发奔命,出攻旁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

    这其实并不是个好主意。在战前战后放任手下抢掠,用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纯属土匪行径。

    但由于这个损招儿简单实用,古往今来有不少兵家用它。比如,绿林军、赤眉军都常用。

    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不人道的。

    在即将穷途末路的时候,刘秀采纳了这个建议。

    这样,刘秀、任光采取悬赏、承诺允许放纵的刺激措施,很快招募了4000多人马。

    (世祖因发旁县,得四千人。)

    正在这时,和成郡(今河北晋县一带)太守邳彤率兵前来增援,使刘秀的兵力大增、士气大振。

    邳彤也是个人物,我们来郑重推出他。

    邳彤,字伟君,信都人,也是出身干部家庭,他的老爸邳吉曾任辽西太守。邳彤在王莽时就担任和成郡太

    守。

    不久前,刘秀率众来河北到了下曲阳县时,邳彤表示归降。刘秀任命他继续担任该郡太守。

    又不久,王郎在邯郸称帝,河北各地望风归顺,只有他与信都太守任光坚守城池,等待刘秀的到来。

    他坚信,刘秀就是他追慕已久的那个人。

    疾风知劲草。

    刘秀曾经对王霸说过这句话,现在他要是说给任光和邳彤听也合适。

    一听到刘秀自蓟县南来信都,邳彤连忙委派五官掾张万、督邮尹绥率精锐骑兵2000多人马,沿路迎接刘秀

    ,自己随后立即赶到信都拜见刘秀。

    (乃先使五官掾张万、督邮尹绥,选精骑二千余匹,缘路迎世祖军。彤寻与世祖会信都。)

    这时候,刘秀得到任光、邳彤两郡的全力支持,心里踏实了不少。

    但兵众不过万人,他觉得力量还是很单薄。

    面对河北各地一边倒向王郎的局面,下一步的仗怎么打,刘秀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参加会议的除了刘秀原来的手下,当然还有任光、邳彤。

    在会上,大家的意见几乎一边倒:由信都兵护送,赶紧转移,西归长安,从长计议河北与王郎的问题。

    很显然,大家认为,河北已经是王郎的天下了,现在凭着这万把人去硬拼,就等于拿鸡蛋碰石头。

    况且,这样碰得结果大家刚刚领教过。

    邳彤坚决反对西归长安。他力排众议、慷慨陈词:

    “大家说的都不对。广大干部群众思念复兴汉室已经很久了,所以更始立尊号立即得到普遍响应,京城附

    近的百姓打扫宫殿、清理道路表示欢迎。甚至更始一个将士持械高呼,千里之外的人要么弃城逃命、要么伏地

    请降。自上古以来,还没有谁能有这么大的感召力的。再看看这个算卦的王郎,盗名欺世,聚集一些乌合之众

    ,在燕、赵之地抖威风。明公您(指刘秀)指挥我们两郡的将士,发扬威势,攻什么城拿不下?!打什么人打

    不服?!现在要是放弃在河北的基础西去,不仅白白丢失了河北,而且惊动京城地区,确实有损威信。如果您

    不用征伐王郎、收复河北来号召,就是连信都的兵力也难以召集。为什么呢?因为您一旦西去,那么邯郸王郎

    的局面就安定下来了,老百姓谁也不肯背弃现成的主人(王郎)千里追随您,大家肯定会逃散。”

    邳彤的这一席话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辩说有力,一下子几乎说服了所有人。

    他首先直截了当地指出西归长安是错误的选择;接着分析了人心思汉的社会现实,着重说明王郎伪政权不

    过是乌合之众,正是假借这种社会现实、假冒刘汉宗室身份才弄出今天的动静,一旦戳穿他,他根本无法与刘

    秀抗衡。紧接着,他又分析了西去的危害:一是丢失河北、震动京畿地区,即使顺利逃回更始那儿也没有好果

    子吃;二是影响形象,损害刘秀的威名;三是信都、和成的将士原意跟刘秀收复河北、复兴汉室,但不肯远离

    家乡和亲人送刘秀撤退长安,必然离散逃亡。

    说白了吧,大家都想在这河北当地玩儿,如果明公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