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68.com,最快更新刘秀君临天下最新章节!

    刘秀正在打着更始的旗号发展势力,必然要跟王郎发生激烈的冲突。

    王郎看到,河北大大小小的武装力量虽然很多,但绝大多数可以用忽悠的办法来解决。只有刘秀,可能防

    忽悠的能力强一些。

    所以,他认为,自己眼前的、身边的主要对手,就是更始的这个优秀干部刘秀,决定把他作为重点打击对

    象,往死里整,来练练手。

    于是,他到处发文件,悬赏封邑十万户侯的高价,来购买刘秀的人头。

    公元24年正月,由于王郎扩张势力、剪灭异己的势头太猛,刘秀只好从真定一带率军北上攻打蓟县(今河

    北蓟县)。

    (二年正月,光武以王郎新盛,乃北徇蓟。)

    刘秀认为,自己人气虽旺,但当务之急是赶快建立可靠的根据地。

    在北上蓟县、路过卢奴(今河北定县)的时候,刘秀又遇到一位前来投奔自己的粉丝,他名叫耿弇。

    这是个猛人,我们必须好好介绍一下。

    小耿今年21岁,字伯昭,是上谷郡太守耿况的儿子。

    他从小聪明好学,喜欢看书学习,受父亲影响,致力于钻研《老子》和道家学说。

    但他又不止于此,不断扩大学习范围,兼习《诗》、《礼》等儒家学说,知识十分渊博。

    完全可以说,这是个儒、道兼修的有学问的人。

    更重要的是,他不死读书,常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悟性极强,观察力很敏锐,因而对学问和时事的体会

    极为深刻。

    他待人处事富于智慧和谋略,在亲朋好友和他老爸工作单位同事中是公认的。

    但是,他的志向并不在于做个读书人。

    作为郡太守的孩子,小耿当然比别人有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条件。

    他从小就注意学习老爸治学和为官的方法,经常观看郡尉考选、训练兵士,那些竖起大旗、擂响战鼓、马

    来箭往的场面,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所以,他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立志要做个将军。

    (弇少好学,习父业。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驰射,由是好将帅之事。)

    他后来成为刘秀手下智勇双全、守无不坚、攻无不克的功勋人物。

    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前不久更始的使者到上谷作威作福,被郡功曹寇恂当场给弄得很难看,使者只好认可耿弇

    的老爸耿况的太守的职务。

    但是,耿太守历经宦海多年,深知官场险恶,毕竟自己原来是王莽政权的干部,很是放心不下,就派儿子

    耿弇带着厚礼去拜见更始,拉拉关系,来巩固耿家的地位。

    (奉奏诣更始,因赉贡献,以求自固之意。)

    于是,耿弇就带着老爸郡衙的两个工作人员孙仓、卫包上路了。

    当他们走到宋子县(今河北赵县东北)时,已是公元24年正月,正是王郎在邯郸称帝、到处都有人响应的

    时候。

    在路上,孙仓、卫包边商量、边对耿弇建议,说:

    “现在刘子舆(王郎)是成帝真正的继承人,我们不如直接去归顺他,还跑那么远去拜更始干什么呢?”

    是呵,刘子舆(王郎)锋头正健,是汉家的正统,就在眼前,大家都纷纷归顺他了。

    更始王朝远在洛阳,远水能解近渴吗?

    王莽篡位以来,刘氏汉家宗室起来公开叫板、称王称帝的,过去不少、现在很乱,将来难免还有。

    比如更始和王郎,对一般人来说,谁真谁假确实难辨。

    至于谁能走得更远,天知道!

    现在的孙仓和卫包,就是一般人。

    关键时刻,耿弇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眼光和魄力,也说明他对时局的认识和把握已经成竹在胸。

    耿弇见孙仓、卫包这样说,很生气,就手按宝剑,义正词严地说:

    “王郎是冒牌货,其实是个奸贼,迟早会失败成为阶下囚。我到京城向国家汇报渔阳、上谷两郡的形势和

    兵马力量,然后从太原(治今山西太原)、代郡(治今山西阳高)率兵而出。也就是几十天的功夫,我突发精

    锐骑兵扫荡这些乌合之众,就象摧枯拉朽一般。我看你们不识时务,离灭祖的日子不远了!”

    孙仓、卫包本来以为耿弇是个年轻人,好糊弄、好摆布,不料他恼了。

    耿弇的这番话,足见他对形势的观察和认识极为精当,绝非一日之功,而他说话的果敢与豪气也非同凡响。

    现在这乱世,只能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儿了!

    在小耿看来,王郎是个赝品,别光看眼下闹腾得正欢,假以时日,他不堪一击。

    而小耿所谓的“国家(更始王朝)”,也不见得就是他内心向往的归宿。

    他这次奉父亲之命出差,乍看是到更始王朝那儿汇报工作、拉拉关系,其实也是想走出来进一步观察形势

    ,好确定老耿家下一步的取舍进退。

    作为一位睿智、敏锐的青年才俊,小耿心目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政治偶像,那就是刘秀!

    接下来,孙仓、卫包用自己仅有寸光的鼠目看到,王郎就是汉家正统、就是眼前利益。他俩不敢与小耿争

    辩,就悄悄溜走,归顺了王郎。

    小耿一路上都在打听刘秀的消息,现在听说他在卢奴,就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去拜见,要求跟着他发

    展。

    刘秀本是爱才之人,见小耿相貌堂堂、气度非凡、年轻有为,又正是用人的时候,心里很是喜欢,就答应

    留下他。

    当然,刘秀现在身边慕名而来的亲信、粉丝较多,更重要的是他还没有自己的稳定的地盘和组织体系,没

    法在自己身边安排干部,就任命小耿为“门下史”,先让他跑跑腿、打打杂。

    小耿作为干部子弟,家庭和个人条件又很好,在常人看来,他无论跟着哪个政权都能找到活儿干、都有饭吃。

    现在,他放弃现实的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跑来投奔一个正遭到各方面排挤的光杆儿司令,在一般

    人看来,实在是拿出青春赌明天。

    不过,这也恰恰说明刘秀实在太优秀了,恰恰说明小耿也太有眼光了。

    在刘秀手下打杂,小耿并没有认为自己委屈,革命热情始终不减。

    他并不能参与商量大事儿,但可以考虑大事儿。

    有一天,小耿难以控制革命激情,就动员刘秀的护军朱祐,想通过他向刘秀建议,自己愿意回老家上谷发

    兵,来平定邯郸的王郎伪政权。

    朱祐是南阳宛人,从小是个孤儿,由外祖父刘家抚养成人,与刘秀还算是本家亲戚。

    从小时起,刘縯就喜欢他,起兵后让他担任护军。

    刘秀也很喜欢这个小亲戚,游学京城时二人还成了同学。

    现在刘秀来河北出差,又任命他为护军,足见关系很不一般。

    作为刘秀的亲戚、老乡兼同学,朱佑又是个儒将,一直都很得刘秀的信任。

    眼下,他把小耿的建议转呈刘秀。

    刘秀听了很高兴,觉得小耿虽然年轻,却雄心勃勃,大笑着说:

    “这小伙子,居然有如此大志!”

    (小儿曹乃有大意哉!)

    从此,刘秀对小耿刮目相看,多次召见他探讨问题,温慰有加。

    但是,这时候刘秀仍把他看作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干部,让他跟着自己走,并没有让他回家乡搬兵。

    于是,小耿跟随刘秀向蓟县进发。

    (弇因从光武北至蓟。)

    看来,小耿确实是刘秀的超级粉丝。

    在跟随刘秀行军的过程中,小耿给自己的父亲去信,介绍刘秀的功德、才华和风度,并说自己年轻,刘秀

    虽然对自己很关心,可没有放手让自己独当一面。

    他还要求父亲赶紧来拜见刘秀,太守不做了,跟着刘秀干!

    这些日子,在王郎的打击下,刘秀的日子很难过。

    就在他率众刚刚拿下蓟县的时候,王郎出高价悬赏采购他人头的檄文也到了这儿。

    但他并不知情,刚找到落脚的地方,就派出功曹令史王霸等人到街上招兵买马,准备扩大军队,抗击王郎。

    (光武令霸至市中募人,将以击郎。)

    这一天,王霸等人到街上开展工作,号召大家积极参军,共同打王郎。

    没想到市民们纷纷报以嗤笑,对他们指指点点,说他们不识时务:

    你们马上命都不保了,还来招哪门子兵?!

    (市人皆大笑,举手邪〈揶〉揄之。)

    王霸又羞又恼,只好回去向刘秀复命。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正在这刘秀立足未稳的时候,原汉广阳王刘嘉的儿子刘接在蓟县起兵,响应王郎。

    刘嘉是汉武帝刘彻的第5代孙,公元前3年嗣爵为王,王莽当政时遭到贬抑。

    但刘接作为汉武帝第6代嫡孙、正牌的刘汉宗室,这个时候起来在政治上弄个什么动静,还是很有影响的。

    一时间,蓟城谣言四起,广大干部群众人心惊恐,一片混乱。

    接下来,又传言王郎邯郸王朝来收复这儿的使者马上就到,蓟城2000石以下的干部都要出去迎接。

    (言邯郸使者方到,二千石一下皆出迎。)

    看来,王郎、刘林把动静搞得越来越大。

    这样,刘秀一行的处境立即变得尴尬而且危险:

    怎么办?

    正在这蓟城形势急转直下的危急时刻,刘秀召集部下商讨对策。耿弇也被通知参加会议。

    大家为了安全起见,都主张向南撤退。

    刘秀经过深思熟虑,也倾向于这个意见。

    正在这时,耿弇发言,独持异议。

    小耿慷慨陈词:

    “我们就是从南面来的,不能向南走回头路。渔阳郡太守彭宠是您(指刘秀)的老乡(彭是南阳宛人),

    上谷郡太守是我的家父。征调这两个郡的兵马,掌握上万精兵,摧垮邯郸的乌合之众根本不成问题!”

    (今兵从南来,不可南行。渔阳太守彭宠,公之同乡,上谷太守,即弇父也。发此两郡,控弦万骑,邯郸

    不足虑也。)

    我们说耿弇是个猛人,口气都与一般人不同。遇到刘秀,他的精彩人生从此拉开帷幕。

    他的这个建议,应该是很不错的。

    如果刘秀真的手握上万精锐部队,又有上谷、渔阳两郡作为根据地,扫平王郎是根本没有悬念的。

    但是,刘秀并没有采纳小耿的这个建议。

    因为王莽政权虽然已经分崩离析,但两郡的组织体系还是旧的,包括军队在内能不能靠得住是个问题。

    大树倒了猢狲散,混乱之中,哪个猢狲往哪儿跑不是一下子好判断的。

    从王郎刚起来、许多州郡望风而降的时局来看,谁能保证这两郡与我同心?况且,对于彭宠也好,耿况也

    罢,刘秀都不熟悉、都没有交往过,不知深浅。

    假如这两郡靠不住,刘秀将被困死在北方,连南下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这还是远水,难解眼前的近渴。

    也就是说,小耿的建议虽然不错,可这是一招险棋,而且是只能赢、不能输,也根本没有退路的险棋。走

    好了,这步棋立见奇效,而稍有不慎,即成死棋、全盘皆输。

    不到情非得己,刘秀不想剑走偏锋。

    刘秀的心腹们都不同意小耿的意见,纷纷说:

    “我们就是死了,头也要向南,为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