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68.com,最快更新刘秀君临天下最新章节!

用错樊晔。

    樊晔本来就为人诚恳厚道、办事公正严谨,认识刘秀之后,又深得刘秀做人为官的真传。

    他治理地方时,把朝廷的决策部署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整肃吏治,让官员都为老百姓办事;发展经济,手把手地教老百姓耕田种树、治家理财;维护治安,严厉打击豪强恶人,接受讼告善恶立断。

    他在扬州工作,扬州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对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称赞声不绝于耳;他在天水工作,史载天水路不拾遗,还有人专门创作《凉州词》歌颂他的卓越政绩。

    樊晔去世在天水太守任上,刘秀自然对他褒奖有加。

    就是多年之后,刘秀的儿子明帝也常常追念他治理一方的不俗业绩。

    刘秀对樊晔知恩图报、委以重任,樊晔则投桃报李,兢兢业业地干好本职工作,成为后汉初期的名吏,真是一段君臣佳话。

    当然,这都是是后话。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由于导致刘秀被捕的案子始终没有破掉,刘秀本来就是局外人,加之亲朋好友到处打点,他在狱中吃了一阵苦头就被放了。

    这个案子应该很明白,冤有头、债有主嘛。但是,它对刘秀兄弟来说稀里糊涂,最后不了了之。

    刘縯坚决不干了!

    他本来就是恩怨分明、性情刚烈的汉子,对三弟的被捕十分恼火,迅速加快举兵反莽的步伐。

    这时,天下武装反莽的烈火已经到处蔓延了。

    而刘秀,则似乎仍然无动于衷。

    他出狱后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每天不慌不忙地做他的贩运粮食生意。

    有一次,邓晨实在忍不住了,干脆直接问刘秀:

    “现在王莽倒行逆施、残暴横虐,竟然违背只有在秋冬季节才能杀人的祖制成规,在盛夏便大开杀戒,这说明老天爷灭亡他的时候到了!过去我们在宛城蔡少公那儿聚会时,谈起的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语,难道不该只在你身上应验吗?”

    (“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邪?”)

    邓晨咋能不急!大家都在忙于反莽,还都喊着光复汉室的口号,你还有心思做生意?!天下刘氏宗室数以万计,要是功名让人抢去了,你……。

    他想用这一番话激发刘秀的强烈反应,要他立即和大哥刘縯一道集结人马,反它一下子,自己立即跟上去。

    不料,刘秀只是对他笑了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

    刘秀对自己蒙难新野、包括被捕入狱这段经历,历久未忘,也是以冷静、平常的心态对待的。

    我们从他登基后报答樊晔可以看出来,也可以从刚才他微笑面对邓晨的鼓动看出来。

    一个读过书、见过世面、血气方刚的年青人,无端被铐入狱,还差点儿饿死,摊在一般人身上都会气个半死,出来说点儿愤激的话、做点儿愤激的事儿是很容易的。

    但是,刘秀就是刘秀。

    他表面上看来政治上没有什么想法,甚至邓晨拿话激他表态,他也笑而不答,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不露而已。

    他之所以表面上隐含不露,是因为火候未到。

    逆时隐晦,一飞冲天。

    这既是一种超出常人的水平能力,也是一种超出常人的心理素质。

    刘秀的这种心理素质帮助他走得很远。

    那么,火候是什么?又在哪里?

    就在刘秀往来于新野、宛城之间,做倒腾粮食生意的时候,宛城人李通找上门来。

    我们必须认识一下李通。

    他不仅与邓晨一样,在刘秀是个穷光蛋时就看好刘秀,而且还在刘秀君临天下之途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李通字次元,是宛城当地人。

    李通的家族世代经商,是宛城的富豪。他的父亲李守身材魁梧、容貌非凡,为人严肃持重,在家里也象在官府一样一丝不苟。

    李守早年是刘歆的侍从,喜欢星象历法和谶纬符命一类的玩艺儿。

    王莽称帝后,刘歆被拜为国师,他则做了宗卿师,是个办理宗室郡国事务的小干部。

    李通受父亲的影响,没有继承祖上的传统去经商,而是走上仕途。

    他起初做了五威将军从事,不久又外放为巫县(今重庆巫县北)县丞。

    在县丞这个岗位上,他很能干,也颇有政声(有能名)。

    但是,身置乱世,优秀年轻干部在王莽的政权里是没有什么出头之日的。

    不久,王莽惹恼天下人,到处一片乱象。

    李通从父亲那儿经常听到“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语,便牢牢地记在心里,不时地反复琢磨。

    由于家境富裕,称雄一地,世道不太平,远离家乡去做个县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出头之日,李通心里很不平衡,便自动辞职回家。

    (且居家富逸,为闾里雄,自此不乐为吏,乃自免归。)

    当时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南阳一带也受到影响,颇不平静。

    李通有个从弟名叫李轶,是个不愿安分守己(“素好事”)的人。

    有一天,李轶对李通说:

    “现在到处混乱,新莽必定灭亡,汉室必定复兴。南阳的刘氏宗室中,只有刘縯、刘秀兄弟乐善好施,又能团结人,不妨与他们谋划谋划大事。”

    (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汎爱容众,可与谋大事)

    李通听了,笑着说:

    “我正是这么想的!”

    (吾意也)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