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68.com,最快更新刘秀君临天下最新章节!

   信,连神仙和有学问的人都这样说,我们相信;三是投入产出比大,稍微摆弄一下就有奇效,如无赖哀章。

    由于谶纬符命很有市场,既怪诞又神秘,可以随心所欲的制作出来,谁都无从查考,所以能够有效的为当

    权者服务。

    一些儒生乃至社会闲杂人员对此趋之若鹜。

    无法考证是前汉的哪一年了,谶纬竟然成了一门学问。

    纵观两汉时期,暴虐如王莽、君子如刘秀,在迷恋谶纬之学上惊人地相似,也难怪这门学问那么受人追捧。

    现在坐在我们面前的品酒的蔡少公,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他平时喜欢结交朋友,也喜欢运用他的专业知识给人解读时下流行的谶语民谣。

    他郑重其事的对刘秀弟兄几个说起眼下最流行的一个谶语:

    “刘秀应当做天子!”

    (“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

    这句话很简洁,也很露骨。

    古语常说,“功高高不过救主,罪大大不过谋反。”

    这要是在秦始皇、汉武帝时期,或者哪怕如何一个平静年代,别说制作这个谶语的人要杀头,在跟前听的

    人也难逃罪责。

    可是现在不一样,天下正乱,要骂要打王莽的人多的是,这样说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大家叽咕了一会儿,有人问道:

    “这人是不是当朝的国师、嘉新公刘秀(即刘歆)呢?”

    刘歆是前汉成帝时光禄大夫刘向的儿子,王莽登基时被封为国师、嘉新公,是新莽王朝硕果仅存的刘氏宗

    室。

    大家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先秦古籍惨遭灭顶之灾。

    为了发展文化事业,“文景之治”后,前汉王朝开始大力整理古籍。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先秦古籍,全拜

    托汉朝专家的整理之功。

    惠帝时废除挟书之令。武帝时制定优惠政策、设置专门岗位让人撰写著作、整理古籍。成帝则安排专人面

    向全国征集古籍,并下诏要求刘向等人集中精力进行整理。

    刘向工作很努力,刘歆继承父业也不甘落后。

    他们父子俩先后编纂的《别录》、《七略》,既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又是我国目录学的萌芽和奠基之作。

    不仅如此,刘歆在帮助父亲校书时,还发现了古文本的《春秋左氏传》,建议朝廷把古文经列为官学教材。

    所以,刘歆还是第一个为古文经呐喊的人和古文经学的奠基人。

    也就是说,先秦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源头,刘家这爷儿俩在整理和传承先秦文化上的贡献无人能及。

    你说刘歆多有学问、多有威信吧!

    我们至今无法查考,刘歆到底哪一天把自己的名字改作刘秀了,只知道那是在王莽登基封他为国师后不久。

    至于他是在看到这个谶语之后改的,还是改名后才出现这个谶语,则永远是一个谜。

    由于他太有学问,刘歆、刘秀这两个名字他一人都用着。

    而我们的回乡知青、粮食贩子刘秀,则还是个草民,现在还基本上没有打开知名度。

    眼下座中人都知道,目前全国人民都认为,刘歆身为国师,更容易成为皇帝,要是他来当皇帝,大家也不

    会这么烦。

    所以,大家认为,这个发问的人,是明知故问。

    但是,谁也没料到,刘秀这时候突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发问道:

    “怎么知道这说的不是我呢?”

    (何用知非仆耶?)

    大家一听,哄堂大笑。

    一个正在土里刨食、寄人篱下的农村青年,竟然想当皇帝,你逗人玩儿吧!

    也难怪,这时就连大哥刘縯,也认为刘秀对种庄稼那么有兴趣,出息不到哪儿去。

    邓晨却不这么看,他深知自己这个内弟的修养和抱负,心里暗自为他高兴。

    (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