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68.com,最快更新乱世三国志最新章节!

。若是此事处理不好,恐引发大战。

    而冀州各郡,眼下尚有不少黄巾余孽。虽皆是不成气候之残兵,然却亦是,急需剿灭。冀州若能及早安稳下来,那朝廷便无后顾之忧矣。望陛下三思!刘宏听罢,便说道:冀州之事,朕亦知晓。然众卿,皆对冀州刺史之人选,争论不止。朕亦不能独断!然汝之所言,朕自会考虑。此番以汝之功,本该封个侯爵。然汝甚是年少,太早封侯。怕是对汝不利,此次侯爵之位,便抵汝,为蔡邕卢植二人求情之恩了。日后待汝,再立下大功,此侯爵之位。再赏之,知否?

    刘和听罢,便拜下说道:臣多谢陛下栽培之恩。臣与家父,定然誓死为陛下效忠,为汉室江山效死。刘宏便让刘和退下吧。张让亦送刘和出殿。待刘和与张让出来,刘和便凑至张让耳边,轻声说道:冀州刺史之位,不知陛下属意何人?张让便回道:朝廷重臣,多是推荐王芬,担任冀州刺史。而陛下,自然属意刘将军之父,刘虞大人。刘和听罢,便说道:此事,还望张大人能替家父多多美言。若家父任冀州刺史,在下每年送上千金。权当答谢张大人之恩情。张让闻言,便笑道:刘将军客气了,此事能否成,还看陛下如何抉择。

    刘和听罢,便眼珠转了几下。然后便小声朝张让耳边说道:在下,明年凑足三千金予陛下,吾观之皇宫,多处未曾修缮。便以些许薄资,权当孝敬刘氏长辈。请张大人转告陛下,吾父子二人,皆尽力为陛下分忧。张让一听,便点点头。再看刘和,神情皆顺畅不少。

    待刘和与张飞赵云出宫后,张飞问起刘和,陛下召见何事。刘和便说道:逃窜至并州之黄巾余孽,眼下,正作乱并州各郡县。陛下问问吾,有何对策而已。刘和也并未多说什么,今日花了大价钱。希望能将冀州拿下!

    待张让回到刘宏身前,便低头,凑至刘宏耳边轻声言语。片刻之后,刘宏微笑说道:果真?看来此子,此番剿灭冀州黄巾贼,缴获不少战利。万亩良田,随手拿出。数千金,随口便允。当真是小看此子了。然后呵呵大笑起来。

    张让听罢,也点头称是。然后说道:刘将军再聪慧,其亦在陛下掌握之中。不妨便让其遂了心思,日后陛下需用钱,直接向其开口便是。其定然不敢推辞。而以刘刺史之才,想来,亦可快速恢复冀州民生。如此,朝廷,亦可早日征收冀州赋税。如此,陛下少府及洛阳府库。钱财皆有所进。岂不两全?

    刘宏听完,也觉得张让所言不错。于公于私,都要让刘虞父子,坐镇冀州。便让张让拟诏,第一封,便是调任幽州刺史刘虞,前往冀州担任刺史。第二封,便是任命王芬接替刘虞,担任幽州刺史。第三封,便是刘和剿灭黄巾贼首张角之功,加封刘和为荡寇将军。兼领冀州都督从事史。

    第二日,张让亲自带着圣旨。来到驿馆处见刘和。见到刘和,便拿出圣旨,刘和及身后三人,皆跪拜而下。张让便宣读了,关于刘和那封圣旨。待张让宣读完,刘和便拜谢。起身后,刘和行至张让身前。张让便对刘和说道:恭贺刘将军了。刘和便拱手笑道:张大人客气了。张让便又说道:陛下还下诏,让刘虞大人,调任冀州刺史。让王芬接替刘刺史,担任幽州刺史。刘和听罢,心里激动。然后便再对张让,拱手笑道:此事能成,和,在此谢过张大人。此番大恩,日后张大人有何吩咐。和,必不敢辞!张让点点头笑道:刘将军有此心意便可。随即,张让便与刘和交谈了几句,便回宫了。临走前告知刘和,前往幽州传旨之人,已然出发北上了。刘和便点头谢过。

    随后,张飞赵云于吉三人。便凑至刘和身前,张飞,更是接过圣旨来看。三人皆从未见过,圣旨是何模样,皆仔细端详起来。不多时,三人皆对着刘和拱手恭贺。刘和对那个杂号将军之头衔,并未有何惊喜。反倒是冀州都督从事史,这个职位,相当满意。此后冀州军事,皆归自己掌握了。倒是省去不少麻烦事。

    翌日,刘和打算回幽州了。此番入主冀州,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便来到卢植府上,将事情告知卢植。让卢植准备好北上邺城之事。不必前往幽州了。卢植便答应刘和,自己处理好洛阳事宜。便带家眷前往邺城。刘和便辞别卢植。蔡邕想必至少需要数月,才能自朔方而来。一时也不急。然后回到驿馆,让众人准备北归幽州。第二日清晨,刘和与于吉驾着马车。张飞赵云骑马在前,身后跟随二十郡兵。一行人出洛阳东门而去。

    半月之后,远在蓟县之刘虞。听闻洛阳有圣旨来,便在刺史府门外,等待天使。不多时,传旨宦官,进入刺史府内。取出圣旨,刘虞及刘府众人,皆跪拜而下。宦官便宣读圣旨,片刻之后。众人皆惊,刘虞自己也惊诧不已。为何,突然调任自己,前往冀州担任刺史。待招待宣旨宦官住下后,便拿着圣旨,又看了一遍。一时间也想不通是何缘由。而未过多久,蓟县便传出刺史刘虞大人,调往冀州的消息。

    数日之后,刘和一行人,也回到蓟县。刘虞得知消息,便一早站在城门口等着。待刘虞见到刘和后,便取出圣旨给刘和看。刘和便说道:不必了,吾在洛阳。便已知父亲,调任冀州之事。此事,乃是吾花费颇多钱财,才促成此事。刘虞闻言,便问道:汝作何打算?刘和便说道:幽州苦寒之地,父亲与母亲上了年纪,岂可久居此等苦寒之地。故而吾便请陛下,将父亲调往冀州。眼下冀州黄巾之乱,方才平定。各郡逃离百姓,皆已陆续返回。正需父亲这般,极善治民之人坐镇。如此,即可为朝廷分忧,又能全孩儿,不忍父母受苦之情。岂不两全其美乎?

    刘虞听罢,便用手捶了刘和一下。然后说道:汝莫要用这些理由,诓骗为父。快说,汝心里,究竟有何打算?刘和听罢,便笑道:果然知子莫若父!然后说道:此处人多眼杂,先回府再说。刘虞便也点头。一行人便回到刺史府。

    蔡琰此时,早已站在刺史府门口。焦急得等待刘和。不多时,刘和等人行至不远处。刘和,便一眼见到蔡琰,及身后的两个丫头。便快步行至蔡琰身前,然后半蹲下,伸出双手,抱起蔡琰将其举起。然后对着蔡琰笑道:琰儿,吾回来矣。旁人见状,皆面带微笑的看着两人。蔡琰被刘和这突然间的举动,吓了一跳。然后见周围之人,皆看向自己与刘和。顿时羞红脸颊,然后用手拍了刘和几下。让刘和将自己放下来。刘和才注意到周围之人。便直接抱起蔡琰,走入刺史府内。众人随即便皆入府。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